2020年初的这场疫情,将会在许多人的记忆中长久的停留,关于它的一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被频繁的提及。这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那么,疫情过后,教育行业需要作出的改变有哪些?有相关人士提出以下方面的观点:
一、教育必须脱离为知识而学的窠臼,学生的全面发展、广泛社会参与才是为国家发展储备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中国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学校教育,要有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人文风范,用科学的精神探索教育的本质,主动进行学校变革,用成体系化的教育成果助推社会发展。
三、强化逻辑教育,改造教学的逻辑,让学生通过良好的学习体验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四、不管在任何领域,科学的教育标准必须达成社会共识,对儿童的关爱,成人行为的控制,文化产品的分级,教育产品尤其出版物、教材、线上教程的编审,应该有相对一致的教育标准,鼓励教育与商业的协同,但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与要求,帮助未达标者进行改进。让优质资源为教育服务,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五、家庭教育与教育环境打造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六、勇敢面对新的优质教育标准。随着时代的进步,民众对优质教育、教育对人影响的认知较之以前已有巨大变化。不同年代的人生活在同一时代,经由个体经验淬炼出的认知每一天都在碰撞。忽视社会发展变化对人才的诉求而各自谈论对教育的理解其实并非有太大现实意义。
七、加强对教育行政官员的培训,教育治理的专业性与此次疫情体现出的卫健治理的专业性实为鲁卫之政。
八、教育信息化是社会发展成果作用于教育的结果,我们仍旧需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与教学的逻辑,才不会陷入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的泥沼不可自拔。
九、加强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关注,将身高、体重、视力水平、体能体态作为学校考核指标,关注学生早餐和午餐的营养搭配。
下一篇:教育机构如何运营抖音账号?
加盟分之道
MERCHANTS JOINNG
联系分之道
CONTACT US